人文藝術

您所在位置:首頁>> 修行文化>> 詳細內容

獨駐天機的黃賓虹——趙文竹評黃賓虹

2017年08月03日 10:52:04  |  來源:草香廬
5013
摘要:黃賓虹先生的畫登峰造極,那是高深學養、博大胸懷、精湛技藝和超逸人品的統一體,乍看亂頭粗服、若不經意,細品精妙入微、氣象萬千,稱得上“筆補造化”“獨駐天機”,云漢天章,一片天籟,是筆墨的交響樂;隨意截取畫面的一個局部,都是一幅上妙的現代派作品。

獨駐天機的黃賓虹

作者:趙文竹

黃賓虹先生的畫登峰造極,那是高深學養、博大胸懷、精湛技藝和超逸人品的統一體,乍看亂頭粗服、若不經意,細品精妙入微、氣象萬千,稱得上“筆補造化”“獨駐天機”,云漢天章,一片天籟,是筆墨的交響樂;隨意截取畫面的一個局部,都是一幅上妙的現代派作品。


我不是個讀書人,真能攝受我的書不多,這一生中除了持誦千遍的《金剛經》外,能讓我翻爛的書只有這本《黃賓虹畫集》了。賓老的畫格太高,一般人學不來,太刻意難入堂奧,一放手便落于魔道。

關于黃賓虹


黃賓虹是一個特殊的存在,他的成就,盡管藝術界已有相當高的評價,但還遠不到位。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幾個人真正理解黃賓虹,包括自稱理解黃賓虹的人。就目前藝術界主流的認識水平來看,如何看懂黃賓虹還是個很大的問題。他的筆下有真正的自然,他畫的不是物象,而是物理、物魂,是天地間彌漫的太樸之氣。如果把黃賓虹僅僅理解為一個畫家、一個文化人,甚至一個哲人,這都不夠。


黃賓虹本質上是一個道人,在他的眼里,山未必是山,水未必是水,樹未必是樹,石未必是石,這一切已經沒有了明確的邊界,甚至最表現人工意志的房子,在他眼里,和樹木、石頭也沒有什么分別。在他的筆下,這一切都演化為一些長短粗細、縱橫曲直舞動的線條,每個線條都是一個鮮活的生命,他們相依相襯、相支相撐、相呼相伴,構成了一個元氣充盈的生命場,其間振蕩著一種奇妙的生命頻率,他自己的精神也融化于其間,難分彼此。他自己的生命頻率和他畫中的生命頻率以及大自然的生命頻率形成一種完美的共振,這叫出神入化。與黃賓虹相比較,許多聲名顯赫的大畫家也只能算是手藝人。

真正的書法超越書法

黃賓虹的書法,不同于現時書壇所倡導和流行的那種“書法創作”,他是一種書寫的狀態,完全脫盡了“書法家”那種刻意和造作習氣,這恰恰是一個真正書法家應該達到的天真境界。


在一些“書法家”看來,黃賓虹的字甚至不能算作書法,因為它很不“專業”,既看不出漂亮,也沒有丑出個時尚,既不夠規范,也不夠瀟灑,結體和布局似乎都不夠考究,其實這正是黃賓虹的高明之處。


把書法當成一種學科、一種職業,這恰恰是時下所謂書法中人對書法的誤解。書法本來就是一種書寫,由于書寫人具有很高的文化修養和審美水平,因此他們寫出的字便合了天機,從中便流露出一種超凡脫俗的精神,這便形成了一種美,人們對這種美的規律做出一些總結,從而提煉出一些方法,這就形成了一個“書法”的概念。而任何個“法”一旦被概念化了,被規范化了,它的生命便中止了。


顏真卿的《祭侄文稿》、王羲之的《蘭亭序》,如果書寫的當時心中有個書法的概念,就寫不出那種感覺了。黃賓虹的書法超越了書法,因此它是真正的書法,這是當代“書法家”們難以理解的。



筆墨背后的修養

本文節選于趙文竹先生新作《花甲流痕》







(責任編輯:耀道)
注:本站上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不代表立靈修行網的立場,也不代表立靈修行網的價值判斷。
閱讀排行

寺廟新聞

修行入門

廣告

地址:杭州市西湖區留和路129號    電話:0571-8733 8675/8733 8595    郵箱:tlx@li-link.cn

Copyright © 2016 - 2020 立靈修行網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備案號:浙ICP備16024960號-1     浙公網安備33010802006411號

技術支持:新瑞文創

返回頂部
国产初高中精品无码专区,国产传媒18精品免费1区,国产传媒18精品免费观看_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