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心之道

您所在位置:首頁>> 修行入門>> 詳細內容

如何理解“心所有法”?

2019年05月04日 12:57:53  |  來源:網易佛學
3599
摘要:導語:五位百法的第二大部分內容叫做“心所法”,或者也可以叫做“心所有法”

導語:五位百法的第二大部分內容叫做“心所法”,或者也可以叫做“心所有法”

心所有法的基本含義

五位百法的第二大部分內容叫做“心所法”,或者也可以叫做“心所有法”,這部分的內容比較多。

記得有個法師,他講一個開示的時候說,百法總共一百個,心所法就五十一個,占了51%;心所法里面煩惱心所法二十六個,差不多又是51%——所以我們凡夫天天就是和煩惱打交道了。這個說法也很有意思,挺容易讓人記得住,不像我們講的這么枯燥。
說到“心所”這個定義,還想起以前一個事,有一次聽一個法師講什么是心所,說“心所就是心活動的場所啊”,差點把飲料噴在書上。大家還是不要犯這種望文生義的錯誤,心所的“所”是“歸屬于某某所有”的意思,別理解成場所了。
說的簡單點呢,心所就是八識心王的活動和作用。具體來說,包括三個方面的意思:
第一個叫恒依心起,就是說心所法必須是依靠心王而生起的,不可能脫離心王獨自存在。心所是心王的活動和作用,就好比“運動”、“思考”是某個人的活動一樣,能脫離這個人而存在嗎?肯定不行的。
第二個叫做系屬于心,就是說,心王對心所法是具有所有權的,當然這是用世俗的話來比喻了。還是像前面所說的,某個人的運動這個例子,那這個運動必然是屬于這個在運動的人的。

第三個叫與心相應,就是說心所法跟心王是有相應的關系的,“相應”這個詞還包含很多意思,我們后面繼續說。

心所法的分類

因為心所法的概念比較多,占了百法的51%份額,所以從內容來說,又可以分為幾類。百法的正文里面說:

第二、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種,分為六位:一、遍行有五,二、別境有五,三、善有十一,四、煩惱有六,五、隨煩惱有二十,六、不定有四。

這個很清楚,就是51個心所分為六類:第一類叫做遍行心所,包括5個;第二類叫別境心所,也有5個;第三類叫善心所,11個;第四類叫煩惱心所,6個;第五類叫隨煩惱心所,20個;第六類叫不定心所,有4個。

這個分類比較簡單,但是分類的標準其實佷有意思,主要是從兩個方面來說:第一個是從心所產生作用的時間等因素和跟心王相應的情況來說,區分出遍行和別境兩類;第二個則主要從心所的善、不善和無記的角度,來區分出善、煩惱、隨煩惱、不定這四個類別,在這四個類別之中,煩惱和隨煩惱都是不善屬性的,不過有輕重之分,更重更根本的六個煩惱單獨列出來了。

還有一個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不定心所,有的人簡單的等同于“無記”,這其實是不合適的。無記的意思是無所謂善或者不善,而不定的意思則是有可能善也有可能不善,這兩個是有區別的,這個要注意一下。

 作者:大象佛學圖書館
(責任編輯:匿名)
注:本站上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不代表立靈修行網的立場,也不代表立靈修行網的價值判斷。
相關閱讀

地址:杭州市西湖區留和路129號    電話:0571-8733 8675/8733 8595    郵箱:tlx@li-link.cn

Copyright © 2016 - 2020 立靈修行網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備案號:浙ICP備16024960號-1     浙公網安備33010802006411號

技術支持:新瑞文創

返回頂部
国产初高中精品无码专区,国产传媒18精品免费1区,国产传媒18精品免费观看_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