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心之道

您所在位置:首頁>> 修行入門>> 詳細內容

理直要氣和,得理要饒人

2019年02月25日 09:48:26  |  來源:網易佛學
2869
摘要:導語:在修身養性的過程中,就是經由修正錯誤,學習賢良,進而培養善念,斷除惡習,如此才是圓滿的人生。

導語:在修身養性的過程中,就是經由修正錯誤,學習賢良,進而培養善念,斷除惡習,如此才是圓滿的人生。

人性本善,每個人與生俱來都有善良本性,但是在塵世中受到功利與是非的染著,而熏習了不好的習氣。有人說:“心不好,別人又看不到?!逼鋵?,看得到。身、口、意是平行的;內心怎么想,行動就會如實表現,從口中也會說出同樣的話。

有些人雖然心地善良,就是講話太直率,認為自己有道理,就理直氣壯,與人爭到贏為止。但是,我認為:心好,嘴巴如果不好,也不算是真正的好人;應記住“理直要氣和,得理要饒人”。

有時候,聽到厭惡之人說句話,就會不由自主地挑毛病、發脾氣;或是聽到其他人夸贊他,就會覺得不順耳,想加以毀謗。這種見不得別人好的嫉妒心,以及容不得別人錯的嗔恨心,往往就在瞬間生起;也因為這種念頭生得快,所以只要有心,也能很快就消滅它。

若遇惡念生起時,只要靜心想想:如果錯在別人,為什么要拿他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平心而論,假使別人真的做得很好,為什么要吝于贊嘆呢?其實贊嘆他人就是在美化自己,這也是修行。

所以能想得通、看得開,就沒有什么值得生氣的;反之,如果不斷地在心里累積嫉妒、嗔恨,將很難自我控制,凡事不順眼、不順心,必然流露出不好的臉色、說出不好聽的話。

人的習性是經由培養、熏習而來的,能熏習出不好的習氣,自然也能熏習出好的;修行,就是要修正不好的行為,培養好的品行。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就是要能“服”??吹絼e人有好的言行,我們要起敬佩信服的心,且下定決心向他學習,也就是“見賢思齊”。

其次是知錯、認錯,許多人犯了錯,不愿及時認錯反而找借口掩飾,結果愈辯愈錯。當別人提醒我們有過錯的地方,我們應歡喜接受地說:“是,我知道錯了,一定會改?!比缓筅s緊觀照自己有沒有壞念頭、不好的聲色;如果有,要勇于承認,不必辯解,及時改過就能把污點去除。

凡夫心中善惡的境界,常不斷地在交戰,好壞的念頭也不斷地涌出。在修身養性的過程中,就是經由修正錯誤,學習賢良,進而培養善念,斷除惡習,如此才是圓滿的人生。


本文來源:海潮音編輯部 作者:海潮音編輯部


(責任編輯:匿名)
注:本站上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不代表立靈修行網的立場,也不代表立靈修行網的價值判斷。

地址:杭州市西湖區留和路129號    電話:0571-8733 8675/8733 8595    郵箱:tlx@li-link.cn

Copyright © 2016 - 2020 立靈修行網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備案號:浙ICP備16024960號-1     浙公網安備33010802006411號

技術支持:新瑞文創

返回頂部
国产初高中精品无码专区,国产传媒18精品免费1区,国产传媒18精品免费观看_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