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興寺,據《明嘉靖 裕州校注》位于柳林川,今方城縣楊集鄉金莊村北,距縣城五公里一望無際的原野上。寺院內外,蒼松、翠柏、綠竹掩著雄偉壯麗的大雄寶殿、及天王殿,遠遠望去,猶如瓊樓玉宇,四眾弟子早晚功課,鐘聲悠揚、殿宇斗拱、飛檐懸玲叮咚,鐘、鼓、罄、擋、木魚、音音交錯、時緩時急、跌宕起伏、優于人間仙境,整個寺院顯得那么莊嚴、肅穆、神圣。每月初一、十五、香客如云,善男信女,燒香還愿者絡繹不絕。
福興禪寺歷史
據《明嘉靖 裕州校注》第143頁,福興寺始建于天順年間,距今已有五百多年歷史。福興寺為普嚴寺主要下院之一,依據普嚴寺的輩分延續。原普嚴寺高僧大德,法禪、本讓、覺參、覺綸、昌貴、昌德、龍德、龍恩、相繼為福興寺主持。明末、清初福興寺鼎盛時期,具有田產二百多畝,僧房寮舍38間,服務半徑三百余里。
1948年,福興寺在戰亂中,損失嚴重。解放后,經過土改。僧眾還俗、當時龍恩主持被劃為地主成分,寺院田產被瓜分,從此福興寺徹底衰敗。
隨著國運昌盛,黨的宗教政策的英明,及時落實,在方城縣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主持釋恒芝的努力下,福興寺于一九九五年重新開放,為四眾弟子創造了一個修學的平臺。
福興寺在四眾弟子及大德居士的大力支持下,大雄寶殿已于2016年竣工,殿內應供的佛像急待迎請,請諸位大德居士共舉善業,發弘法利生之心,立千秋功德,揚名于后世。寺院決定為捐款的善男信女們刻碑立傳,為部分功德主在佛像開光法會之日,祈福消災,保佑大家平安吉祥、萬事如意。
眾籌目的
本次眾籌所得善款將用于福興禪寺修建寺廟所用,本次籌款為福興禪寺眾籌項目第一期籌款,善款主要用于請佛像,佛像規格及費用如下:
名稱
|
規格
(米)
|
規格
(尊)
|
單價
(萬元)
|
總價
(萬元)
|
十八羅漢
|
2.0
|
18
|
1.1
|
19.8
|
阿難陀
|
2.0
|
1
|
1.1
|
1.1
|
摩訶迦葉
|
2.0
|
1
|
1.1
|
1.1
|
文殊菩薩
|
2.6
|
1
|
1.9
|
1.9
|
普賢菩薩
|
2.6
|
1
|
1.9
|
1.9
|
|
總尊數
|
22
|
總價
|
25.8
|
功德主回饋
捐助100元以上者,寺廟為施主供養酥油燈一對。
捐助1000元以上者,寺院為施主刻功德碑,樹立寺內流芳千古。
捐助10000元以上者,大雄寶殿佛像開光之日將邀請施主蒞臨現場,作為法會功德主,法會結束祈福功德。
修建寺廟具有無上功德,《蓮花經》云,任何善信發心贊助建寺與佛壇,可以獲得以下十大功德:
1、無始以來諸惡業,得以減輕或消除。
2、天人護佑,逢兇化吉。
3、去除障礙物,免夙仇報復之苦。
4、妖魔邪怪,不能侵犯。
5、脫離煩惱和無明。
6、豐衣足食,福祿綿長。
7、所言所行,人天歡喜。
8、增加?;鄱Y糧。
9、往生善道,天資福祿兼有。
10、往生能聞佛法之國土,速證佛果。
建寺微信:妙普法師13911160784
歡迎大家微信聯系法師,與法師結佛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