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岳寺(銅梁區委宣傳部供圖)
在巴岳山南麓山腰上,立著一座千年古剎,這就是與華巖寺齊名的巴岳寺。傳說,這里還留下了3件張三豐的寶貝。
布局精巧 結構仿造華巖寺
巴岳寺建于唐代晚期,史料記載,巴岳寺原名普門寺,明代永樂六年,該寺被明成祖敕封川東第一古剎。遺憾的是,明末清初,普門寺毀于戰亂之中。直至清康熙年間,寺廟才開始重建,在結構上仿造著名的華巖寺,占地面積5000多平方米,取名為巴岳寺。
銅梁區文化館館長、巴岳山文化研究會會長宗和云介紹,巴岳寺坐北朝南,以中軸布局,共五臺八殿,規模浩大。
泉水優質天然
在巴岳寺七佛殿往西50米處,記者看到一個石洞下有一口清涼的水井,泉水清甜。在泉口,著名書畫家周北溪題的“玉版泉”三字清晰可見。
關于玉版泉,清代《銅梁縣志》記載:“明永樂中有人鑿井,得玉版叩之,其聲清越如磬,獻華陽王?!庇浾吡私獾?,玉版泉泉水常溫9-16℃,重慶環境醫學專業委員會評定其為“優質天然泉水”。
張三豐曾在此留下鎮寺之寶?
在巴岳寺九龍殿內,記者看到了鎮寺之寶——“九龍戲珠”沉香木根雕。當地老人介紹,這里曾有更珍貴的鎮寺之寶:張三豐曾用過的竹杖、石硯、篾扇。
宗和云介紹,張三豐曾在巴岳山修道,并與巴岳寺定一禪師有過交往。張三豐《巴岳山贈僧定一》的詩可以佐證:“我有竹枝杖,變化為青龍。持以贈禪客,他日倘相從?!?
相傳,后來巴岳寺的一個住持順慶禪師曾在巴岳山的三豐洞找過張三豐的遺物,只是,這些寶貝早已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小貼士>>>
公交線路:重慶主城各車站-渝遂高速(G93)-銅梁(或銅梁北)下道-銅梁北門汽車站-117路公交車(到中南監測站換乘101路公交車)-101路公交車-巴岳山玄天湖度假區(玄天湖入口)
自駕:渝遂高速(G93)-銅梁下道-龍騰大道-南環路-巴岳山玄天湖度假區(黃桷門奇彩夢園)
進入景區后的路線:玄天湖環湖道路-奇彩夢園-西部農林大世界-黃桷門-環湖道路-巴岳山上山公路-巴岳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