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華山平坦寺坐落于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九華山境內,于明代咸化年間(1465年-1487年)由開山僧顯玉建。清咸豐年間(1851年-1861年)被毀后由開通募修。當時寺院規模宏大,常住僧人百余人,寺院鐘鼓常鳴,香火鼎盛時期建有山門殿,放生池,地藏殿,僧寮房寺,建國后由僧宏勝,唯定住持。雖在”文革“徹毀,但遺址尚存。寺院雖毀,但香火未斷,明至今日,仍有大量信眾幕名爭相來朝拜,周邊群眾強烈希望復建平坦寺,應眾多信眾的誠請,在原九華山佛教協會會長釋慧深大和尚、釋廣濟法師發心發愿籌資復建平坦寺。如今,古廟已不復存在,但百年古寺不甘百年沉寂,上追祖德之遺風,下思眾生沉淪之疾苦,于2010年開始籌集資金建造。
九華山平坦寺建成后將成為十方凈土專修道場,供四眾弟子研究佛法、弘揚佛法、修身養性、臨終助念、持名念佛之活動中心。望十方善信、大德長老、護法檀越發起聚沙尤其塔之志,共襄勝舉。本寺兩序大眾愿與十方善信一道,筑福田基,耕福田海,共植往生西方之菩提勝因。